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锻炼要怎么呼吸

2025.03.11 11:56

锻炼时的呼吸方式对于运动效果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正确的呼吸方法能够提高运动表现,减少疲劳,并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损伤。锻炼时的呼吸应根据运动类型和强度进行调整,确保氧气供应充足,同时有效排出二氧化碳。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如跑步、骑自行车或游泳,应采用有节奏的呼吸方式。例如,跑步时可以尝试两步一吸,两步一呼的节奏,使呼吸与步伐协调一致。这种呼吸方式有助于维持稳定的氧气供应,避免因呼吸急促而导致缺氧。对于力量训练,如举重或深蹲,应在发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例如,在举起哑铃时呼气,放下时吸气。这种呼吸方式有助于稳定核心肌群,减少胸腔压力,避免因屏气而导致血压升高或头晕。

锻炼时的呼吸还需注意避免过度急促或浅表呼吸。过度急促的呼吸可能导致换气过度,引发头晕或手脚麻木。浅表呼吸则无法充分供应氧气,容易导致疲劳。应尽量采用腹式呼吸,即通过膈肌的收缩和放松进行深呼吸,使肺部充分扩张,增加氧气摄入量。锻炼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帮助身体适应运动状态,同时调整呼吸节奏。锻炼后也应进行放松和深呼吸,帮助身体恢复平静,排出代谢废物。

不同人群的呼吸方式可能有所差异。例如,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避免因呼吸不当而加重病情。初学者应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步适应正确的呼吸方式,避免因过度运动而导致呼吸紊乱。锻炼时的呼吸应结合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类型,确保安全有效,提升运动体验和健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