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螺旋杆菌是什么

2024.08.10 08:28

螺旋杆菌一般指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螺旋样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接吻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生存依赖其特殊的结构和酶系统。能够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从而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中和胃酸,使其能在酸性环境中生存。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多数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部分人会逐渐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口臭等表现。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一些检查方法,如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血清学检测、组织学检查等。一旦确诊感染,对于有症状或存在相关疾病风险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根除治疗。治疗方案一般包括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加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疗程通常为10-14天。

为了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实行分餐制,避免共用牙刷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胃部健康也非常重要。如果怀疑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出现相关胃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胃部致病菌,对其认识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