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肺结核到底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

2025.08.18 16:37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病。尽管在某些情况下,肺结核的症状可能会迅速出现并表现得较为严重,但其本质上属于一种慢性传染病,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管理。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感染后,病原体可能在体内潜伏数月甚至数年,期间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这种潜伏状态使得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变得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潜伏感染可能会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表现为持续的咳嗽、咳痰、胸痛、体重减轻、乏力和夜间盗汗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的出现和发展通常是缓慢的,因此肺结核被归类为慢性病。治疗肺结核需要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通常持续六个月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有效消灭体内的病菌,防止复发。

在管理肺结核时,需注意多个方面。首先,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应提高警惕。其次,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避免中断治疗,以防止耐药性结核的产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适度锻炼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应进行检查,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心理支持同样重要,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孤独或沮丧,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应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病,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