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结核是慢性病吗

2024.12.06 08:16

肠结核是慢性病。

肠结核大多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主要经口感染。由于结核菌的生长繁殖相对缓慢,在肠道内逐渐引发病变,这个过程是渐进性的。患者通常会有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腹部肿块等表现,还可能伴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不是突然出现,而是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加重,病程较长。例如,肠道黏膜的损伤从最初的轻微炎症逐渐发展为溃疡、增生等病变,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而且治疗也需要较长的疗程,一般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这都体现了肠结核的慢性病程特点。

在肠结核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患者要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抗结核治疗原则,严格按医嘱按时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换药,以确保治疗效果,防止结核菌产生耐药性。在饮食方面,要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由于肠结核具有传染性,患者要注意避免传染他人,如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等。家属也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因为长期患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