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B超检查脾脏增大4-16是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4

脾脏增大可能由感染性因素、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脾脏淤血、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性因素: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细菌感染伤寒等、疟疾等可致脾脏增大。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脾脏作为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增生以对抗病原体,从而导致脾脏增大。一般针对感染源进行抗感染治疗,如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或抗疟药等。

2.血液系统疾病: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可造成脾脏增大,像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这些疾病中,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异常细胞在脾脏内浸润、增殖,使得脾脏的正常组织结构被破坏并增生。以白血病为例,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在脾脏等器官浸润,治疗多采用化疗、骨髓移植等手段。

3.结缔组织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系统紊乱,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累及脾脏时可引起脾脏增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免疫复合物在脾脏沉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脾脏的病理改变。主要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4.脾脏淤血:常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压力升高,脾脏血液回流受阻,脾脏淤血而肿大。肝脏硬化后肝内血管结构改变,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脾脏长期处于淤血状态,脾脏内纤维组织增生。治疗主要针对肝硬化病因,改善肝功能,降低门静脉压力。

5.恶性肿瘤:脾脏本身的恶性肿瘤或者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脾脏。肿瘤细胞在脾脏内生长繁殖,破坏脾脏正常组织并促使其异常增生。对于脾脏原发性肿瘤多采用手术切除等治疗,转移性肿瘤则需综合治疗原发病灶和转移灶。

在发现脾脏增大后,应及时就医,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血液检查、骨髓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脾脏破裂等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