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肾动脉狭窄的治疗原则

2025.03.13 14:19

肾动脉狭窄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选择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整体状况及病因等因素综合决定。治疗的核心目标是控制血压、改善肾功能、预防心血管事件,并尽可能恢复肾动脉血流。

药物治疗是肾动脉狭窄的基础治疗,适用于轻度狭窄或无法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降压药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是首选,但需密切监测肾功能,避免加重肾缺血。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预防血栓形成,降脂药物如他汀类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对于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还需严格控制血糖和蛋白尿。

介入治疗是肾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中重度狭窄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PTA和支架植入术是常用的介入方法,可有效恢复肾动脉血流,改善肾功能和血压控制。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需注意术后再狭窄的风险。对于复杂病例,如双侧肾动脉狭窄或合并其他血管病变,可能需要联合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介入治疗失败或无法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如肾动脉完全闭塞或合并腹主动脉瘤等。手术方式包括肾动脉旁路移植术和肾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有效恢复肾动脉血流,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均需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压和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需长期随访,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