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米非司酮怎么避孕

2025.10.14 15:12

米非司酮通过抑制孕激素活性阻止受精卵着床、干扰子宫内膜发育使胚胎无法存活、抑制排卵减少受孕机会、增加宫颈黏液黏稠度阻碍精子穿透、改变输卵管蠕动速度影响受精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1.抑制孕激素活性阻止受精卵着床: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作用。孕激素是维持子宫内膜稳定性的关键激素,一旦其活性被抑制,子宫内膜会失去支持,无法为受精卵提供适宜的着床环境。受精卵无法成功植入子宫壁,最终随月经排出体外。

2.干扰子宫内膜发育使胚胎无法存活:米非司酮可导致子宫内膜变薄和结构异常,使其无法为胚胎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氧气。即使受精卵短暂着床,也会因缺乏必要的生长条件而停止发育。这种机制在月经周期早期使用效果尤为明显。

3.抑制排卵减少受孕机会:米非司酮能够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延迟或阻止卵泡的成熟和排卵。没有卵子释放,精子便无法与之结合,从而避免受精的发生。这一作用通常在特定周期阶段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4.增加宫颈黏液黏稠度阻碍精子穿透:米非司酮可改变宫颈黏液的物理性质,使其变得黏稠且难以穿透。精子需要通过宫颈黏液进入子宫和输卵管,黏液的屏障作用会显著降低精子的活力和移动能力,减少与卵子相遇的可能性。

5.改变输卵管蠕动速度影响受精过程:米非司酮可能干扰输卵管的正常蠕动功能,过快或过慢的蠕动都会影响卵子或受精卵的运输。若卵子未能及时到达受精部位,或受精卵未能按时进入子宫,均会导致受孕失败。

使用米非司酮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用药时间。可能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有严重慢性疾病或过敏史者慎用,用药期间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