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怎么治疗小儿急性中耳炎

2025.10.20 17:59

小儿急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滴耳液缓解症状、保持鼻腔通畅减少咽鼓管压力、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菌逆行感染、发热时合理使用退热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小儿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抗生素。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常用,疗程通常7-10天。若症状未缓解需调整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如皮疹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2.局部滴耳液缓解症状:滴耳液可减轻耳道炎症与疼痛,常用含酚甘油或利多卡因成分的制剂。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避免分泌物影响药效。滴药时让患儿侧卧,滴入后保持体位3-5分钟。注意滴耳液温度接近体温,避免刺激内耳引发眩晕。

3.保持鼻腔通畅减少咽鼓管压力:鼻腔堵塞会加重中耳负压,加剧炎症。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使用儿童专用减充血剂。哺乳期婴儿喂奶时抬高头部,避免呛奶导致逆行感染。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减少黏膜干燥。

4.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菌逆行感染:擤鼻时过度用力易使鼻咽部病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应单侧交替擤鼻,或使用吸鼻器清理分泌物。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5.发热时合理使用退热药物:体温超过38.5℃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剂量按体重计算。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退热期间多补充水分,采用温水擦浴辅助物理降温。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耳道分泌物性状与听力变化,若出现耳后红肿、剧烈头痛或持续高热需警惕并发症。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证充足休息,减少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听力与鼓膜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声导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