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型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2025.08.22 16:42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与食欲减退、黄疸、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与消化不良、肝脾肿大。具体分析如下:

1.乏力与食欲减退:乙型肝炎早期常见症状为全身乏力,伴随明显食欲下降。由于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肌肉无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与消化酶分泌减少有关,严重时可能出现厌油腻食物,进一步影响营养摄入。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疲劳由劳累引起,延误就诊。

2.黄疸:皮肤、巩膜黄染是典型表现,因胆红素代谢障碍引发。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粪便可能变浅。黄疸程度与病情相关,轻者仅实验室检查异常,重者全身明显黄染。黄疸出现通常提示肝细胞损伤较重,需及时干预。

3.肝区不适或疼痛: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多见,由肝脏炎症肿胀牵拉肝包膜所致。疼痛多为持续性,活动或按压时加重。部分患者伴背部放射痛,易与胆囊疾病混淆。慢性肝炎患者可能长期存在钝痛,需警惕病情进展。

4.腹胀与消化不良:肝脏功能减退导致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肪消化,出现腹胀、嗳气、腹泻等症状。门静脉高压时腹腔积液加重腹胀感。长期消化不良可能引发体重下降、营养不良,需调整饮食结构并配合治疗。

5.肝脾肿大:肝炎活动期肝脏因充血水肿体积增大,触诊质地偏韧。脾脏肿大与门静脉高压或免疫反应相关,部分患者可触及左肋下肿块。肿大持续进展可能提示纤维化,需影像学评估。

乙型肝炎患者应避免饮酒,减少肝脏负担;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注意饮食清淡,控制高脂食物摄入;避免滥用药物,防止肝毒性损伤;接种疫苗可降低重叠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