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后血栓是由于什么形成的

2025.04.29 08:08

产后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分娩方式影响、激素水平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高凝状态:妊娠期间凝血因子增加而抗凝物质减少,产后仍持续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胎盘剥离后释放促凝物质进一步加重凝血功能异常,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促进血栓形成。

2.血管壁损伤:分娩过程中产道挤压或手术操作可能损伤血管内皮,暴露胶原纤维激活凝血系统。剖宫产等侵入性操作直接破坏血管完整性,诱发局部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3.血流缓慢:产后卧床休息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减少,子宫增大压迫髂静脉残留影响血流动力学。活动量骤降使肌肉泵作用减弱,血液淤滞为血栓提供形成条件。

4.分娩方式影响:剖宫产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麻醉药物扩张血管加重血流淤滞。自然产程延长或器械助产增加血管机械性损伤风险,均提高血栓发生率。

5.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雌激素促进凝血因子合成,产后骤降引发凝血与纤溶失衡。泌乳素升高抑制纤溶酶原活性,使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下降,血栓更易形成。

产后血栓的预防需结合多因素干预,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至关重要。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损伤及调整凝血功能,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