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如何才能健脾胃祛湿气

2025.02.05 07:20

健脾胃祛湿气可从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中医调理、环境改善这几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调理:饮食对健脾胃祛湿气至关重要。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甜腻食物,像冰淇淋、油炸食品、蛋糕等,这些食物易加重脾胃负担,滋生湿气。多吃健脾祛湿食物,如薏米,其性凉,味甘淡,有健脾渗湿功效;红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还有山药,可补脾养胃,益肺生津。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减少湿气产生的源头,增强脾胃运化能力。

2.适当运动:适当运动有助于健脾胃祛湿气。运动能促进身体气血循环,增强脾胃功能。例如慢跑,属于有氧运动,在慢跑过程中,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脾胃等脏腑器官能得到更好的气血滋养。瑜伽也是不错的选择,一些体式如扭转式,可按摩腹部器官,促进胃肠蠕动,帮助脾胃消化吸收,减少湿气在体内的积聚。而且运动时身体出汗,也是排出湿气的一种途径。

3.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对健脾胃祛湿气意义重大。良好的睡眠是脾胃正常运化的保障。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因为子时23点-1点是胆经当令,此时入睡有利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汁正常排泄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功能。长期熬夜会使脾胃功能紊乱,导致湿气内生。同时,中午适当午休,可使脾胃得到休息,恢复精力,提高运化效率。

4.中医调理:中医调理在健脾胃祛湿气方面有独特优势。中药调理可根据个人体质辨证论治,如参苓白术散,由人参、白术、茯苓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湿气较重者效果较好。艾灸也是常用方法,艾灸足三里穴,此穴为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艾灸此处可起到温中散寒、健运脾胃的作用,从而改善脾胃功能,祛除体内湿气。

5.环境改善:改善居住环境对祛湿气很有帮助。居住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居住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如果室内湿气较重,可以使用除湿器来降低湿度。在潮湿的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时间,避免外界湿气入侵身体。日常穿着也应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这样有利于汗液的蒸发,防止湿气在体表积聚。

在健脾胃祛湿气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波动过大也会影响脾胃功能。同时,各种方法应结合使用,长期坚持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