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妊娠黄体是怀孕了吗

2025.04.29 08:07

妊娠黄体的存在并不等同于怀孕,但确实是怀孕过程中的重要生理结构。妊娠黄体是在排卵后由卵泡转变而成的暂时性内分泌腺体,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支持。只有当受精卵成功着床并开始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时,妊娠黄体才会持续存在并发挥功能;若未怀孕,黄体会在月经周期后期退化形成白体。妊娠黄体是怀孕的生理标志之一,但并非怀孕本身的确诊依据。

妊娠黄体的形成与维持依赖于复杂的激素调控。排卵后,无论是否受精,破裂的卵泡都会在黄体生成素LH作用下转化为黄体。若受精卵着床,胚胎滋养层细胞分泌的hCG会与黄体细胞表面的LH受体结合,刺激黄体持续分泌孕激素,维持子宫内膜稳定性以支持妊娠。这一过程通常持续至妊娠第7-9周,之后胎盘逐渐取代黄体的内分泌功能。若未怀孕,黄体在排卵后约14天萎缩,孕激素水平下降引发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临床中可通过检测hCG水平或超声观察黄体形态辅助判断妊娠状态,但最终确诊需结合多项指标。

注意区分妊娠黄体与其他病理性囊肿。妊娠黄体通常直径小于3厘米,随孕周增加自然退化,但少数情况下可能增大或破裂引发腹痛,需与异位妊娠或卵巢囊肿鉴别。孕妇若出现异常出血或剧烈腹痛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判断。辅助生殖技术中常用外源性hCG维持黄体功能,此类情况需严格监测激素水平。普通人群无需刻意关注黄体状态,正常妊娠的维持依赖整体内分泌协调而非单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