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妊娠黄体是什么意思

2025.04.16 11:03

妊娠黄体是指在女性怀孕后,卵巢中由排卵后的卵泡转变而成的黄体继续存在并发挥重要功能的结构。妊娠黄体在维持早期妊娠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胎盘尚未完全形成之前,负责分泌孕激素等激素,以支持胚胎的着床和发育。

妊娠黄体的形成始于排卵后,卵泡壁的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转化为黄体细胞,形成黄体。在未怀孕的情况下,黄体会在月经周期结束时退化,形成白体。如果受精成功并发生妊娠,黄体则不会退化,而是继续存在并增大,成为妊娠黄体。妊娠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对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至关重要,确保胚胎能够顺利着床并继续发育。妊娠黄体还分泌松弛素等激素,帮助子宫适应妊娠的变化。

妊娠黄体的功能在妊娠早期尤为重要,因为此时胎盘尚未完全发育,无法独立分泌足够的激素来维持妊娠。妊娠黄体通过分泌孕激素,抑制子宫收缩,防止流产的发生。随着妊娠的进展,胎盘逐渐发育成熟,开始接管激素分泌的功能,妊娠黄体的作用逐渐减弱,最终在妊娠中期退化。

妊娠黄体的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妊娠的顺利进行。例如,妊娠黄体功能不全可能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增加流产的风险。在妊娠早期,医生可能会通过监测孕激素水平来评估妊娠黄体的功能,必要时给予激素补充治疗。妊娠黄体的存在和功能也与某些妊娠相关疾病有关,如黄体囊肿等,需在孕期密切监测。妊娠黄体的正常功能对维持妊娠至关重要,任何异常都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以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