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孩子长期腹泻是怎么回事

2025.02.16 14:08

孩子长期腹泻可能是感染、过敏、乳糖不耐受、饮食不当、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感染是孩子长期腹泻常见的原因之一。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入侵孩子的肠道后,会破坏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轮状病毒感染,主要侵袭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细胞受损,从而影响肠道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腹泻。孩子可能还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预防感染要注意孩子的卫生,如勤洗手、避免食用不洁食物等。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则主要是对症治疗,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2.过敏:食物过敏也可能引起孩子长期腹泻。常见的过敏原有牛奶、鸡蛋、海鲜等。当孩子摄入这些过敏原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将其视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启动免疫反应。在肠道内,过敏反应会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肠道蠕动加快,进而出现腹泻。同时,孩子可能还会有皮疹、瘙痒、咳嗽等过敏症状。确定过敏原后,避免孩子接触是关键。如果是牛奶过敏,可以选择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替代普通奶粉。

3.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孩子体内乳糖酶缺乏,无法完全消化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和酸性物质,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腹泻。这种腹泻的特点是,孩子在进食含乳糖的食物后不久就会出现腹泻,大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汤样,泡沫多,有奶块。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孩子,如果是母乳喂养,可以在喂奶前给孩子服用乳糖酶;如果是配方奶喂养,可以选择无乳糖奶粉。

4.饮食不当:孩子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如果饮食过量、过快,或者食物种类突然改变,都可能导致腹泻。例如,过早添加辅食、辅食添加的量过多或种类过于复杂等。过量的食物会加重孩子胃肠道的负担,使其消化功能紊乱。突然改变食物种类,孩子的肠道可能无法适应新的食物,从而引起腹泻。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和喂养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遵循辅食添加的原则,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循序渐进地添加。

5.肠道功能紊乱:孩子的肠道功能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紊乱,如气候变化、精神紧张等。天气突然变冷,孩子腹部着凉,会使肠道蠕动加快;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也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大便性状多为糊状或稀便,无脓血。要注意给孩子腹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同时,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减少精神因素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在孩子长期腹泻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尿量等情况。如果孩子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高热不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要注意给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