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先天性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

2025.03.05 16:30

先天性胆红素高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胆红素代谢异常,使得血液中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的一种病症。这种情况通常与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或排泄功能存在先天性缺陷有关,常见于新生儿或婴幼儿,但也可能持续至成年。先天性胆红素高并非由外界因素引起,而是由于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所致,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

先天性胆红素高的主要类型包括吉尔伯特综合征、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和杜宾-约翰逊综合征等。吉尔伯特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通常表现为轻度黄疸,胆红素水平波动,但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则较为罕见且严重,分为I型和II型,I型患者由于完全缺乏胆红素结合酶,可能导致核黄疸,甚至危及生命。杜宾-约翰逊综合征则表现为胆红素排泄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慢性黄疸和肝脏色素沉着。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胆红素代谢途径中的某一环节存在缺陷,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

对于先天性胆红素高的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诱发黄疸加重的因素,如感染、疲劳、饥饿或某些药物。饮食上应保持均衡,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和肝功能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光疗、药物治疗甚至肝移植等干预手段。患者及其家属应了解疾病的遗传特性,必要时进行遗传咨询,以评估后代患病风险。尽管先天性胆红素高通常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但长期管理仍不可忽视,以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