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为什么会得萎缩性胃炎

2024.12.03 11:32

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机制、十二指肠反流、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长期定植于胃黏膜,引发炎症反应。产生的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反复发炎、萎缩。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如共用餐具、接吻等。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要注意饮食卫生,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口对口喂食等。

2.自身免疫机制: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体内存在针对壁细胞或内因子的自身抗体。壁细胞受损会影响胃酸分泌,内因子缺乏会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这种自身免疫反应会使胃黏膜逐渐萎缩。这类患者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B12等相应的治疗。

3.十二指肠反流: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内,其中的胆盐等成分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长期可导致胃黏膜萎缩。可能与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等有关。

4.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食用粗糙、刺激性食物,高盐饮食,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伤,使胃黏膜处于反复的损伤与修复过程,容易引发萎缩性胃炎。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腌制、熏烤食物等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5.遗传因素: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家族中可能存在某些基因变异,使个体更容易患上萎缩性胃炎。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更要注重胃部健康的监测。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胃部病变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