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洗鼻时需要注意什么

2025.10.20 17:58

洗鼻时需要注意水温接近体温、使用专用洗鼻盐、保持姿势正确、控制冲洗力度、清洗后避免立即低头。具体分析如下:

1.水温接近体温:水温过高可能损伤鼻黏膜,过低易引发不适。最佳温度为37℃左右,与人体内部环境相近,能减少刺激。鼻黏膜对温度敏感,冷热差异过大会导致血管收缩或扩张,影响冲洗效果甚至引起头晕。准备时可用手腕内侧测试,确保无明显温差感。

2.使用专用洗鼻盐:普通食盐含添加剂可能刺激鼻腔,专用盐成分与体液渗透压一致。浓度通常为0.9%,过高或过低均可能造成黏膜细胞脱水或水肿。自行调配需严格按比例,避免杂质进入鼻腔。专用盐还经过灭菌处理,降低感染风险。

3.保持姿势正确:头部稍前倾,避免仰头导致液体流入咽部。冲洗时张口呼吸,减少呛咳风险。身体可略微前倾,让水流自然从一侧鼻孔进入,另一侧流出。错误姿势易使液体滞留鼻窦或进入耳道,引发中耳炎。

4.控制冲洗力度:水流过猛可能冲伤黏膜或将分泌物冲入鼻窦。手动挤压器具时需缓慢施力,电动设备选择低档位。鼻腔有堵塞时先轻柔冲洗,待部分疏通后再调整力度。冲洗过程中出现疼痛需立即停止。

5.清洗后避免立即低头:残留液体可能倒流至鼻窦或耳道。建议保持直立姿势10分钟,轻擤鼻腔时按住一侧鼻孔交替进行。剧烈擤鼻会增加颅内压,导致黏膜出血或病原体扩散。

洗鼻频率不宜过高,每日1-2次足够。鼻腔干燥或出血时应暂停操作。器具每次使用后彻底清洁晾干,防止细菌滋生。儿童需在指导下进行,避免误操作。出现持续不适及时就医,排除潜在问题。冲洗仅是辅助手段,不能替代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