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有黑色呕吐物发生的根本原因

2024.12.03 11:23

黑色呕吐物可能是由于上消化道出血、饮食因素、药物因素、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当这些部位的黏膜破损出血时,血液在胃酸作用下会变成黑色,随呕吐物排出。常见病因如胃溃疡,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溃疡面,侵蚀血管就会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多因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使食管和胃底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增高而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等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止血、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措施。

2.饮食因素:食用大量黑色食物,如桑葚、黑木耳等,可能导致呕吐物为黑色。这些食物中的天然色素不易被消化吸收,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后,若发生呕吐,就会使呕吐物呈现黑色。一般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后,症状会逐渐消失。如果呕吐持续或伴有其他不适,如腹痛、腹泻等,也需要就医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3.药物因素: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引起黑色呕吐物。例如,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常用的药物,口服铁剂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且铁剂在胃肠道内可能与硫化氢结合,使呕吐物变黑。铋剂常用于治疗胃部疾病,如枸橼酸铋钾,服用后也可能导致大便和呕吐物变黑。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在停止服用相关药物后,呕吐物颜色会恢复正常。但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严重不适,应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4.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影响凝血功能。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机制出现障碍,容易发生出血现象,包括消化道出血,从而导致黑色呕吐物。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白细胞异常增生,抑制了正常造血,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增加出血风险。这类患者需要针对血液系统疾病进行综合治疗,如化疗、免疫治疗等,同时积极处理出血等并发症。

5.肝脏疾病: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等,会影响肝脏的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同时,肝硬化还可能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容易破裂出血。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可能侵犯血管,引起出血。患者需要积极治疗肝脏疾病,包括保肝、抗病毒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手术针对肝癌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等治疗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黑色呕吐物,应密切观察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心慌、乏力等。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