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倾倒综合征是什么病症

2025.01.07 17:53

倾倒综合征是一种常见于接受胃部手术患者的病症,尤其是胃旁路手术后。该病症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在进食后,尤其是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时,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心悸、出汗、乏力、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通常在进食后15到30分钟内出现,因而被称为倾倒综合征。

倾倒综合征的发生与胃部手术后,胃的排空速度加快有关。正常情况下,食物在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消化后,才会缓慢进入小肠。手术后,食物可能迅速进入小肠,导致小肠内的糖分和营养物质浓度急剧上升,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岛素,进而引发低血糖反应。快速排空的食物也可能导致小肠内的渗透压变化,进而引起水分迅速进入肠道,造成腹胀和腹痛等不适症状。为了缓解这些症状,患者通常需要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选择易于消化的低糖、低脂肪的食物,并且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在应对倾倒综合征时,患者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饮食的选择至关重要,建议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和全谷物,避免精制糖和高糖饮料,以降低症状发生的风险。其次,进食时应保持放松,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以减缓食物的进入速度。患者在餐后应避免立即躺下,最好保持坐立或半坐的姿势,以帮助消化。定期与医生或营养师沟通,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能够有效控制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了解倾倒综合征的相关知识,及时识别症状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日常生活的适应也非常重要。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倾倒综合征的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