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急性胆囊炎

2024.11.19 09:21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

急性胆囊炎的发作通常较为突然。胆囊管梗阻是主要病因之一,其中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梗阻因素,结石可突然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汁在胆囊内淤积,进而引起胆囊黏膜损伤,胆囊内压力升高,影响胆囊的血液循环。细菌感染也是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胆囊内是无菌的,但在梗阻的情况下,肠道细菌可逆行进入胆囊并大量繁殖,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患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疼痛常突然发作,且较为剧烈,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格检查时,右上腹可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

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疼痛加剧。在饮食方面,要严格禁食禁水,尤其是在疼痛发作期,待症状缓解后可逐渐从流食过渡到低脂饮食。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要自行用药以免掩盖病情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果病情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患者和家属要做好相关的心理准备。同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腹痛加重、发热持续不退、黄疸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