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情况要做胸腔穿刺

2025.03.05 16:30

胸腔穿刺是一种医学操作,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或气胸等疾病。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或影像学检查显示胸腔内异常积液或气体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胸腔穿刺。这一操作通过抽取胸腔内的液体或气体,帮助明确病因、缓解症状或进行进一步治疗。

胸腔穿刺的适应症包括多种情况。例如,胸腔积液可能是由感染、肿瘤、心力衰竭或肝硬化等疾病引起的。通过穿刺抽取积液并进行实验室分析,可以确定积液的性质,如是否为感染性、出血性或肿瘤性。气胸患者由于胸腔内气体压迫肺部导致呼吸困难,也需要通过穿刺排出气体以恢复肺功能。在某些情况下,胸腔穿刺还可用于注入药物,如抗生素或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进行胸腔穿刺时需注意多项事项。首先,操作前需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或超声,以确定穿刺部位和深度,避免损伤重要器官。其次,操作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感染。穿刺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和血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气胸、出血或低血压。术后需观察患者是否有胸痛、呼吸困难或发热等症状,必要时进行复查。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和随访。

胸腔穿刺是一项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适用于多种胸腔疾病。在操作前后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