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秘分几种类型

2025.01.11 14:41

便秘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混合型便秘。具体分析如下:

1.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精神心理因素等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例如,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水分摄入不足,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精神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大便干结难以排出。这种便秘通常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喝水、适度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等来改善。

2.器质性便秘:器质性便秘是由身体的某些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像肠道疾病,如肠道肿瘤、肠粘连、肠梗阻等,会阻碍肠道内容物的正常通过;肛门直肠疾病,如痔疮、肛裂等,可能因为疼痛而使患者不敢排便,久而久之导致便秘;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使身体代谢减缓,影响肠道蠕动功能,从而引发便秘。针对器质性便秘,需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便秘问题。

3.慢传输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主要是肠道的传输功能出现障碍。其特点是结肠蠕动缓慢,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大便干结。这种类型的便秘可能与肠神经丛异常、平滑肌功能障碍等有关。患者常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可能数天甚至数周才排便一次,而且排便费力。治疗上可能需要使用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同时配合调整生活方式。

4.出口梗阻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是指在排便过程中,肛门直肠区域存在功能或结构异常,阻碍了粪便的正常排出。例如,盆底肌功能失调,在排便时不能正常松弛,反而收缩,就会阻止粪便排出;直肠前突,女性较为常见,直肠向阴道方向突出,使排便时直肠内压力分散,粪便不易排出;还有直肠黏膜脱垂等情况也会导致出口梗阻型便秘。这类便秘的患者常有排便不尽感,每次排便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5.混合型便秘:混合型便秘兼具慢传输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特点。既有肠道传输缓慢的因素,又存在肛门直肠区域的排便障碍。这种类型的便秘在临床上较为复杂,治疗也相对棘手,往往需要综合考虑两种类型便秘的治疗方法,既要改善肠道的传输功能,又要解决出口梗阻的问题。

在应对便秘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卧。如果便秘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腹痛、便血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便秘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