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产褥感染是什么

2025.04.10 08:07

产褥感染是指产妇在分娩后至产后6周内,因生殖道或全身性感染而引发的疾病。这一感染通常与分娩过程中或产后护理不当有关,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产褥感染的发生率虽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有所下降,但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产褥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细菌通过生殖道、伤口或其他途径侵入产妇体内。分娩过程中,子宫、阴道等部位可能受到损伤,为细菌提供了入侵的机会。常见的感染源包括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的症状可能包括发热、腹痛、恶露异常、全身乏力等。严重的感染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败血症等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诊断产褥感染通常依赖于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等。治疗方面,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支持性治疗,如补液、退热等。

预防产褥感染的关键在于加强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卫生管理。产妇在分娩前应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感染风险。产后,产妇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早进行性生活。合理的营养摄入和充足的休息也有助于增强产妇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如果出现发热、腹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