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胆源性胰腺炎应该怎么治疗

2025.03.19 09:49

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禁食和静脉营养、胆道引流、药物治疗、胰腺保护和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禁食和静脉营养:禁食是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首要措施,目的是减少胰腺的分泌负担,降低炎症反应。通常建议在急性发作期间,患者应停止口服进食,改为静脉营养,以确保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得到满足,避免因禁食而导致的营养不良。静脉营养可以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等成分,帮助维持患者的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

2.胆道引流:胆道引流是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关键治疗措施,特别是在胆道梗阻的情况下。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皮穿刺引流等方法,可以有效排除胆道内的结石或胆汁,减轻胰腺的刺激和炎症反应。胆道引流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胆源性胰腺炎的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抗生素和抗炎药。止痛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腹痛,提高生活质量;抗生素则用于预防或治疗感染,尤其是在胆道感染的情况下;而抗炎药可以帮助减轻胰腺的炎症反应,促进恢复。

4.胰腺保护:在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中,胰腺保护措施同样不可忽视。可以通过使用胰腺酶替代疗法来减轻胰腺的负担,降低其分泌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饮酒、低脂饮食等,也有助于保护胰腺,减少复发的风险。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尤其是伴有胆道梗阻、胆囊炎或胰腺坏死等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手术可以通过胆囊切除、胆道修复或胰腺切除等方式来解决根本问题,清除病灶,减轻炎症,促进患者的康复。手术治疗通常在其他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进行。

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胰腺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