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得了胆源性胰腺炎该怎么治疗

2025.02.27 08:37

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疼痛、补液与电解质平衡、抗生素治疗、胆道引流、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控制疼痛:胆源性胰腺炎常伴随剧烈腹痛,因此控制疼痛是治疗的首要任务。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或阿片类药物来缓解疼痛,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疼痛控制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能降低因疼痛引起的生理应激反应,促进康复。

2.补液与电解质平衡:由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常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体液和电解质流失,因此补液与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监测患者的尿量、电解质水平及生命体征,以便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3.抗生素治疗:胆源性胰腺炎可能伴随感染,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预防或控制感染的发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避免滥用,以减少耐药性风险。

4.胆道引流:如果胆源性胰腺炎是由于胆道梗阻引起的,及时进行胆道引流是必要的。可以通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经皮胆道引流等方法,解除胆道梗阻,减轻胰腺的负担,促进炎症的消退。胆道引流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尤其是合并胆囊炎、胆管炎等并发症时,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胆道探查等。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清除病灶,改善患者的预后,但需根据患者的整体状况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