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月经血是从哪里来的

2024.08.22 16:29

月经血主要来自子宫内膜。

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每个月子宫内膜会增厚,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好准备。如果没有受孕,子宫内膜就会在激素水平下降的影响下剥脱、出血,这些剥脱的子宫内膜碎片和血液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月经血,经阴道排出体外。

子宫内膜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会随着激素的周期性变化而增生、分泌和剥脱,产生月经。而基底层在月经后会再生并修复子宫内膜,使其恢复到原来的厚度。月经血的成分除了血液,还包括子宫内膜碎片、炎性细胞、宫颈黏液以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月经血通常不凝固,但如果出血量过多或速度较快时,也可能会出现凝血块。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发育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周期、经量、颜色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如果月经出现异常,如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过少、痛经等,可能提示存在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维护女性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