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经血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2025.05.16 08:20

经血是从女性子宫内壁脱落的子宫内膜组织与血液混合后,通过阴道排出体外的生理性液体。这一过程是女性月经周期的核心环节,标志着生殖系统的正常运作。子宫内膜在激素调控下周期性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若未受孕,增生的内膜组织便会崩解脱落,与螺旋动脉破裂产生的血液共同形成经血。

经血的产生与排出涉及复杂的生理机制。子宫内膜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月经期间脱落的是受雌激素和孕激素调控的功能层。脱落的组织碎片与血液经宫颈口进入阴道,最终排出体外。经血成分包含纤维蛋白溶解酶,可防止血液凝固,因此正常经血呈不凝血状态。月经周期通常为21-35天,持续3-7天,总失血量约20-80毫升。子宫内膜的再生始于月经结束当天,基底层细胞迅速增殖修复创面,为下个周期做准备。

观察经血性状可辅助判断健康状况。鲜红色经血伴随大量血块可能提示月经过多;咖啡色分泌物常见于月经初期或末期;灰白色分泌物需警惕感染可能。持续七天以上出血、周期短于21天或剧烈腹痛应及时就医。经期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和剧烈运动。记录月经周期长度、出血天数及伴随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卫生用品每2-4小时更换,防止细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