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能有效治疗荨麻疹的药物有哪些

2025.04.15 08:15

治疗荨麻疹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中药制剂。具体分析如下:

1.抗组胺药:抗组胺药是治疗荨麻疹的首选药物,通过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减轻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缓解瘙痒、红斑和风团等症状。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具有镇静作用,第二代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副作用较少,适合长期使用。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选择单用或联合用药,必要时可增加剂量。对于慢性荨麻疹,建议规律用药至少3-6个月,以控制症状并预防复发。

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适用于急性重症荨麻疹或对其他治疗无效的病例。短期使用可快速控制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症、血糖升高等。通常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剂量根据病情调整,症状缓解后应逐渐减量至停药。对于慢性荨麻疹,一般不推荐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仅在急性加重期短期应用。

3.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难治性荨麻疹,通过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常用药物包括环孢素、甲氨蝶呤等,可单独使用或与抗组胺药联合应用。这类药物起效较慢,需持续用药数周至数月,期间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由于存在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如感染风险增加、骨髓抑制等,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并定期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4.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白三烯的生物学效应,发挥抗炎作用,适用于伴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的荨麻疹患者。常用药物如孟鲁司特,可单独使用或与抗组胺药联合应用。这类药物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较少,适合长期使用。对于抗组胺药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可考虑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增强疗效。用药期间应监测症状变化,必要时调整剂量。

5.中药制剂:中药制剂通过多靶点、多途径调节机体功能,改善荨麻疹症状。常用方剂如消风散、防风通圣散等,具有祛风止痒、清热解毒的功效。中药治疗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特点,选择合适方剂并随证加减。对于慢性荨麻疹,中药可长期使用,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复发。使用中药时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并定期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荨麻疹的治疗需根据病因、病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除药物治疗外,还应重视病因查找和避免,如控制感染、避免过敏原等。对于慢性荨麻疹,需长期管理,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如压力、饮酒等。在治疗过程中,医患沟通至关重要,应充分了解病情,共同制定治疗目标,提高依从性,以获得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