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患者什么情况下要抗病毒治疗

2025.10.09 17:11

乙肝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主要取决于病情发展阶段、肝功能指标以及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当乙肝病毒DNA水平较高、肝功能持续异常或存在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病变时,通常建议启动抗病毒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伤并降低肝癌风险。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情况:乙肝病毒DNA载量超过一定阈值如≥2000IU/mL,同时伴随谷丙转氨酶ALT持续升高;肝脏活检显示明显炎症或纤维化≥G2或≥S2;肝硬化患者无论ALT是否正常,均需长期抗病毒治疗;有肝癌家族史或年龄超过30岁的高病毒载量携带者,也可能需要提前干预。妊娠期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需在特定孕周接受抗病毒药物,以阻断母婴传播。

注意事项方面,治疗前需全面评估肝功能、病毒载量、肝脏影像学及纤维化程度,避免盲目用药。抗病毒药物需严格遵医嘱长期服用,不可擅自停药,否则可能导致病毒反弹或耐药性。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及耐药情况至关重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药物副作用,如肾功能异常或肌酸激酶升高,需及时调整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