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什么情况下抗病毒

2025.09.25 16:45

乙肝患者在病毒活跃复制、肝功能异常或存在肝纤维化/肝硬化时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具体标准包括乙肝病毒DNA水平较高、转氨酶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明显炎症坏死。及时干预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缓疾病进展。

抗病毒治疗的决策需结合多项指标综合评估。对于e抗原阳性患者,当病毒DNA≥20000IU/ml且ALT持续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时建议治疗;e抗原阴性者则需病毒DNA≥2000IU/ml并伴有ALT异常。肝硬化患者无论ALT水平如何,只要检出病毒DNA就应治疗。妊娠期女性若病毒载量高,为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目前一线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需长期规范服用。

治疗期间需每3-6个月监测病毒载量、肝功能及耐药情况。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否则可能导致病毒反弹甚至肝衰竭。合并脂肪肝或酒精肝者需同步改善生活方式。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肾功能损伤、乳酸酸中毒等不良反应,需定期检测相关指标。育龄期患者应做好避孕措施,计划妊娠前需与医生讨论药物调整方案。疫苗接种和避免肝损伤因素同样重要,抗病毒治疗需与综合管理相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