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食物中毒应该怎么办

2025.08.11 14:18

食物中毒应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尽快催吐减少毒物吸收、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保留剩余食物或呕吐物以便检测、尽快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发生食物中毒后需立刻停止摄入任何可疑食物,避免继续加重中毒症状。胃肠黏膜已受到刺激,继续进食可能加速毒素扩散或引发更严重的炎症反应。尤其对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的群体,空腹状态能减轻消化系统负担。

2.尽快催吐减少毒物吸收:若中毒时间较短且意识清醒,可用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排出胃内残留有毒物质。此方法适用于摄入毒物1-2小时内,但腐蚀性毒物或昏迷者禁止催吐,避免造成食管二次损伤或窒息。

3.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频繁呕吐或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电解质大量流失,引发脱水甚至休克。应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维持血容量平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肠加重呕吐。

4.保留剩余食物或呕吐物以便检测:将可疑食物及呕吐物密封保存,送交医疗机构化验。明确毒物类型有助于针对性治疗,例如细菌性中毒需抗生素,化学性中毒需特殊解毒剂。

5.尽快就医接受专业治疗:严重中毒可能出现高热、血便、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需立即送医。医院可通过洗胃、导泻、静脉输液或血液净化等手段清除毒素,纠正代谢紊乱,降低器官损伤风险。

出现食物中毒后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或抗生素,掩盖病情可能延误治疗。儿童、孕妇及老年人症状进展较快,需格外警惕。日常注意饮食卫生,生熟分开存放,变质食物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