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产妇为什么总是便秘

2025.01.18 15:43

产妇总是便秘可能与激素变化、活动减少、饮食结构改变、腹压不足、心理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激素变化:产妇在孕期和产后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很大变化。孕期时,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平滑肌松弛,其中包括胃肠道的平滑肌。这就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食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大便干结,从而容易引发便秘。产后虽然激素水平逐渐恢复,但这种影响不会立刻消失,肠道功能恢复也需要一定时间。

2.活动减少:产后产妇身体较为虚弱,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卧床休息状态。活动量的骤减使得肠道蠕动缺乏动力。正常情况下,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而产妇活动量不足时,肠道蠕动缓慢,粪便在肠道内积聚,难以顺利排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便秘。

3.饮食结构改变:产后的饮食往往会有较大的调整。为了补充营养和促进乳汁分泌,产妇可能会摄入较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如猪蹄、鸡汤等,而蔬菜、水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相对不足。缺乏膳食纤维会使大便体积变小,难以刺激肠道蠕动,同时肠道内的水分也不易被保留,导致大便干结,增加便秘的发生几率。

4.腹压不足: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盆底肌肉和腹部肌肉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这些肌肉对于增加腹压、协助排便起着重要作用。当受损后,腹压不足,就无法有效地推动粪便排出体外。尤其是顺产的产妇,这种情况更为常见,从而容易出现便秘现象。

5.心理因素:产后产妇面临着身体恢复、照顾新生儿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因素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干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当胃肠道蠕动失调时,便秘就可能随之发生。例如,长期的焦虑情绪可能使肠道的敏感性降低,对正常的排便反射产生抑制作用。

产妇在产后应尽量保持适度的活动,如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走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家人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以帮助产妇缓解便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