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盆腔理疗到底是怎么做的

2025.09.29 15:54

盆腔理疗是通过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低频电刺激缓解肌肉紧张、手法按摩松解粘连组织、中药熏蒸改善代谢循环、康复训练增强盆底肌群力量。具体分析如下:

1.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将温热毛巾或专用理疗袋置于下腹部,温度控制在40-45℃,每次15-20分钟。热量能扩张血管,加速盆腔内血液流动,缓解组织缺氧状态,减少炎症物质堆积。需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敏感者需垫隔棉布。

2.低频电刺激缓解肌肉紧张:通过电极片传递微弱电流至盆底肌肉,频率通常为10-50赫兹。电流刺激可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同时促使肌肉节律性收缩放松,改善痉挛状态。操作时需根据耐受度调节强度,心脏病患者慎用。

3.手法按摩松解粘连组织:以指腹或掌根沿盆腔解剖走向按压,重点作用于髂腰肌、耻骨联合周围。缓慢深压配合环形揉动,能分离纤维化粘连,恢复筋膜滑动性。力度需均匀渗透,避免暴力操作导致软组织损伤。

4.中药熏蒸改善代谢循环:选用艾叶、红花等活血药材煮沸后熏蒸会阴部,蒸汽温度维持在50-60℃。药物成分通过毛孔吸收,促进淋巴回流与组织液交换,消散淤血水肿。熏蒸后需保暖,防止受寒加重症状。

5.康复训练增强盆底肌群力量:采用凯格尔运动收缩肛门及尿道周围肌肉,每组10-15次,每日3组。规律锻炼可提升肌群耐力和控制力,稳定盆腔脏器位置。训练初期可能出现疲劳,应循序渐进增加强度。

理疗期间需穿着宽松衣物,避免压迫腹部。饭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热敷或熏蒸,防止胃肠血流减少影响消化。出现皮肤过敏或心悸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