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伤寒并发肠穿孔多发生于什么部位

2025.10.09 17:11

伤寒并发肠穿孔多发生于回肠末端,尤其是距回盲部约50cm以内的肠段。这一区域是伤寒病变最为严重的部位,由于淋巴组织丰富且肠壁较薄,容易在溃疡基础上发生穿孔。

伤寒杆菌感染后,肠道淋巴组织出现增生、坏死及溃疡形成,回肠末端受累最为显著。溃疡深度可穿透肠壁肌层,导致肠内容物漏入腹腔,引发急性腹膜炎。穿孔多为单发,直径通常在1cm以内,但也可呈多发性。病程第2-3周是穿孔高发期,此时患者可能出现突发腹痛、腹膜刺激征及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诊断伤寒并发肠穿孔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腹部立位X线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CT检查能更精准定位穿孔部位。治疗以紧急手术为主,包括穿孔修补或肠段切除,同时需加强抗感染及支持治疗。术后密切监测腹腔感染及电解质紊乱,避免过早进食。预防关键在于早期规范治疗伤寒,减少肠道溃疡进展风险。患者出现持续腹痛或腹胀时需高度警惕,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