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怎么治疗急性胆管炎

2025.01.15 16:18

急性胆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胆道引流、支持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治疗急性胆管炎的基础,通常使用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多种可能的病原菌。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初期应尽早给予抗生素,通常在确诊后立即开始,以控制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后续可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胆道引流:胆道引流是急性胆管炎的重要治疗手段,目的是解除胆道梗阻,减轻胆管内压力,促进胆汁排出。常见的引流方式包括经皮胆道引流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急性发作时,内镜下引流可迅速缓解症状,并有助于清除感染源。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外科手术进行胆囊切除或胆道修复。

3.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在急性胆管炎的管理中同样重要,主要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营养。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间常伴有呕吐、腹痛和发热,需通过静脉补液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稳定。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急性胆管炎患者,尤其是伴有脓肿、穿孔或其他并发症的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和脓肿引流等。手术治疗旨在清除感染源、解除梗阻并修复胆道结构,以降低复发风险。术后需继续监测并发症,确保患者恢复良好。

5.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在急性胆管炎的辅助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常用的中药包括柴胡、黄芩和白花蛇舌草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的功效,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促进胆汁排泄。中医治疗通常与西医治疗结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和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

急性胆管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有效控制感染、解除梗阻,并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