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是血瘀型月经

2025.04.07 08:43

血瘀型月经是指由于体内血液运行不畅,导致月经期间出现血块、经血颜色暗紫、经期延长或缩短等症状的一种月经不调类型。这种类型的月经不调通常与气血运行受阻、寒凝、气滞或外伤等因素有关,导致经血在子宫内滞留,形成血瘀。

血瘀型月经的成因较为复杂,常见的原因包括长期情绪压抑、饮食不规律、受寒、久坐不动等。情绪压抑容易导致气滞,气滞则血瘀;饮食不规律或过食寒凉食物会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生成和运行;受寒则会使血脉收缩,血液运行不畅;久坐不动则会导致气血运行缓慢,形成瘀滞。外伤或手术也可能导致局部血液瘀滞,进而影响月经的正常排出。血瘀型月经的典型症状包括经血颜色暗紫或发黑、经血中有较多血块、经期腹痛剧烈且按压后疼痛加重、经期延长或缩短等。部分人还可能伴有面色晦暗、皮肤干燥、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等体征。

对于血瘀型月经的调理,首先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尤其是在经期前后。饮食上应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多食用温性食物,如生姜、红枣、桂圆等,有助于活血化瘀。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血瘀。情绪管理也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气血畅通。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必要时可配合中药或针灸治疗,以达到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