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ercp胆总管取石后遗症

2025.01.15 16:18

ERCP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和治疗胆道疾病的技术,尤其是在胆总管结石的取石过程中。尽管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患者在接受该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遗症。

在ERCP胆总管取石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后遗症,包括但不限于胰腺炎、感染、出血、胆道损伤等。胰腺炎是ERCP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住院治疗。胆道感染如胆管炎也可能发生,尤其是在胆道有阻塞的情况下,感染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出血则可能由于操作过程中对血管的损伤而引起,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出血量较少,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干预。胆道损伤则是指在取石过程中对胆道结构的损伤,可能导致胆漏或胆道狭窄等问题,这些情况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手术修复。

在进行ERCP胆总管取石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术后的恢复情况。首先,术后应密切观察是否有腹痛加重、发热、黄疸等异常症状的出现,这些可能是并发症的信号。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术后饮食方面也需谨慎,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恢复饮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消化系统的负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术后恢复。定期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可能会建议在术后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保胆道的通畅和功能正常。患者在术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相关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以确保术后恢复的顺利进行。

虽然ERCP胆总管取石是一项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患者在术后仍需警惕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确保身体的健康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