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产后大出血怎么办

2025.04.10 08:07

产后大出血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迅速评估出血原因、及时补充血容量、使用药物控制出血、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以及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具体分析如下:

1.迅速评估出血原因: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产道损伤等。迅速而准确地评估出血原因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前提。通过临床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出血的具体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及时补充血容量:产后大出血会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严重时可能引发休克。及时补充血容量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关键。通过静脉输液、输血等方式,迅速恢复血容量,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防止休克的发生。

3.使用药物控制出血:在明确出血原因后,使用适当的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出血。例如,对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可以使用缩宫素等药物增强子宫收缩力,减少出血量。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可以使用凝血因子或抗纤溶药物。

4.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当药物治疗无效或出血原因需要手术解决时,应及时进行手术干预。例如,对于胎盘残留引起的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清宫术;对于产道损伤引起的出血,可能需要进行缝合手术。手术干预可以迅速止血,挽救生命。

5.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产后大出血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等。通过持续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产后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产科急症,需要多学科协作,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才能有效控制出血,保障母婴安全。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迅速反应,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