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低分子量肝素钠有什么作用

2025.03.06 10:21

低分子量肝素钠是一种抗凝血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Xa和IIa的活性,从而减少血液凝固,防止血栓形成。低分子量肝素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尤其在手术前后、长期卧床或存在高凝状态的患者中具有重要价值。

低分子量肝素钠的作用机制与普通肝素类似,但其分子量更小,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更长的半衰期。使得低分子量肝素钠在临床应用中更加方便,通常只需每日一次或两次皮下注射即可达到稳定的抗凝效果。低分子量肝素钠对血小板的影响较小,出血风险相对较低,因此在安全性方面优于普通肝素。在心血管疾病、骨科手术、肿瘤患者等高危人群中,低分子量肝素钠被广泛用于预防血栓形成,显著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时需注意监测凝血功能,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对于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出血或对肝素过敏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可能与其他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在使用前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用药史。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出血、皮肤瘀斑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低分子量肝素钠是一种有效的抗凝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确保安全性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