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促排卵药的副作用

2025.04.14 16:14

促排卵药可能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情绪波动、消化系统不适以及月经周期紊乱。具体分析如下:

1.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促排卵药可能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表现为卵巢肿大、腹水、胸水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药物剂量过大或个体对药物反应过强的情况下。预防措施包括严格监控药物剂量和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一旦出现症状,需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多胎妊娠:促排卵药增加多胎妊娠的风险,可能导致双胞胎、三胞胎甚至更多胎儿的出现。多胎妊娠对母体和胎儿均有较高风险,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妊娠高血压等。医生在使用促排卵药时会密切监控卵泡发育,以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必要时可采取选择性减胎术以降低风险。

3.情绪波动:促排卵药可能引起情绪波动,表现为焦虑、抑郁、易怒等。这些情绪变化与药物对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有关。患者在用药期间应保持良好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支持。医生在开药前应充分告知患者可能的情绪变化,并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建议。

4.消化系统不适:促排卵药可能导致消化系统不适,如恶心、呕吐、腹胀等。这些症状通常较轻,但在个别情况下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建议患者在用药期间注意饮食调节,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5.月经周期紊乱:促排卵药可能引起月经周期紊乱,表现为月经提前、延迟或经量异常。这种紊乱通常与药物对卵巢功能的调节有关。患者在用药期间应记录月经情况,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停药后,月经周期通常会逐渐恢复正常。

促排卵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应充分了解药物可能带来的风险,并积极配合医生的监控和治疗。通过科学合理的用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提高妊娠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