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促排卵药有什么副作用

2025.04.16 11:04

促排卵药可能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风险增加、内分泌紊乱、消化系统不适、情绪波动,具体分析如下:

1.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促排卵药使用后可能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表现为卵巢肿大、腹水、胸水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该症状通常与药物剂量过大或个体敏感性相关,轻度病例可通过休息缓解,重度需医疗干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长期反复使用促排卵药可能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概率。

2.多胎妊娠风险增加:促排卵药显著提高多胎妊娠概率,双胎或多胎妊娠可能导致早产、低体重儿等并发症。多胎妊娠对孕妇身体负担较大,增加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等风险。胎儿发育空间受限可能引发宫内生长受限。多胎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也更为复杂,剖宫产率较高。

3.内分泌紊乱:促排卵药干扰正常激素分泌,可能导致月经周期异常、排卵功能障碍。长期使用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引发闭经或月经稀发。部分患者出现雌激素水平过高,增加乳腺增生或子宫内膜病变风险。停药后内分泌功能恢复时间因人而异,部分需药物调理。

4.消化系统不适:促排卵药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与药物刺激胃肠黏膜或激素水平波动相关。症状较轻者可自行缓解,严重时需调整用药方案。长期用药可能影响肝脏代谢功能,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

5.情绪波动: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引发焦虑、抑郁或情绪不稳定,部分患者出现失眠或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症状通常随用药周期结束而减轻,但个别病例需心理干预。情绪波动可能进一步影响治疗效果或生活质量。

促排卵药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风险。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差异较大,用药前应充分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