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叫肝实质损伤

2025.03.03 08:22

肝实质损伤是指肝脏细胞及其结构受到破坏或损害,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滥用、药物或毒素、代谢性疾病以及缺血或缺氧等多种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肝实质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由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这些病毒侵入肝细胞后,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长期感染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严重损害肝脏功能。

2.酒精性滥用: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破坏细胞膜和线粒体功能,导致肝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最终造成肝实质损伤。

3.药物或毒素:某些药物、化学物质或毒素可能对肝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性作用,导致肝细胞损伤。例如,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抗生素或接触工业毒物等,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或中毒性肝炎,严重时甚至导致急性肝衰竭。

4.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糖尿病等也可能导致肝实质损伤。这些疾病会引起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度堆积,导致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进而损害肝脏功能,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5.缺血或缺氧:肝脏缺血或缺氧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和功能障碍。这种情况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竭或手术中血流供应不足时。缺血再灌注损伤也会引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肝实质损伤。

肝实质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取决于病因、损伤范围及治疗及时性。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防止病情恶化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避免有害物质暴露以及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有效减少肝实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