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下关针灸怎么针灸

2025.08.28 15:54

下关针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针对下关穴位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缓解面部疼痛、牙痛、耳鸣等症状。下关穴位于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处,属于足阳明胃经,针刺该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目的。

针刺下关穴时,通常采用坐位或仰卧位,使患者头部保持稳定。选用细针快速刺入皮肤,进针深度约0.5-1寸,根据病情采用平补平泻或适当手法。针刺过程中可能出现酸胀感,属于正常针感。配合合谷、颊车等穴位可增强疗效,适用于三叉神经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疾病。部分患者针刺后症状立即缓解,但慢性病症需多次治疗才能见效。

操作下关针灸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孕妇、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面部严重炎症或皮肤破损时不宜针刺。过度疲劳、饥饿状态下不宜施针,以免晕针。针刺后避免冷风直吹,防止局部受寒。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不可自行尝试,以免误伤神经或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