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霉菌性食管炎如何治疗

2025.02.03 11:27

霉菌性食管炎的治疗包括消除诱因、使用抗真菌药物、调整饮食、增强免疫力、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消除诱因:如果患者正在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可能诱发霉菌性食管炎的药物,应在医生的评估下尽可能停用或调整剂量。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平衡,导致霉菌过度生长,停止使用后有利于恢复正常菌群,减少霉菌滋生的环境。

2.使用抗真菌药物: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氟康唑等。制霉菌素可以直接作用于霉菌,抑制其生长繁殖。氟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对于霉菌性食管炎有较好的疗效。但使用抗真菌药物时要注意其副作用,如氟康唑可能影响肝功能,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指标。

3.调整饮食:建议患者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过烫、过冷的食物。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等。例如多吃西兰花、苹果、鸡肉、鱼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食管黏膜的修复,增强身体抵抗力,从而辅助治疗霉菌性食管炎。

4.增强免疫力:通过适当运动、规律作息等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规律的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像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身体的整体机能。充足的睡眠也非常重要,每晚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更好地对抗霉菌感染。

5.对症治疗:如果患者有吞咽疼痛、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例如使用黏膜保护剂硫糖铝等,可以在食管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疼痛症状。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量的止痛药物。

霉菌性食管炎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因为口腔也可能是霉菌滋生的场所,口腔卫生不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