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瓣狭窄置换术后护理有什么

2025.03.07 20:05

主动脉瓣狭窄置换术后护理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合理用药、饮食调理和康复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需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术后早期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或低血压,需通过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测进行动态观察。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尿量等,评估循环功能。对于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2.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术后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伤口情况。加强口腔护理,预防肺部感染。保持病房环境清洁,限制探视人数,避免交叉感染。对于出现发热、伤口红肿等感染征象,需及时处理。

3.合理用药: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预防血栓形成。根据病情使用强心、利尿等药物,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需定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调整药物剂量。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

4.饮食调理:术后早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大便通畅。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液体入量。同时注意补充钾、镁等电解质,预防电解质紊乱。

5.康复训练:术后早期可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根据心功能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有氧运动。注意观察运动时的心率、血压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进行呼吸训练,促进肺功能恢复。定期复查,评估康复效果,调整训练方案。

主动脉瓣狭窄置换术后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过程中需注意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确保长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