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瓣狭窄怎么治疗

2025.01.10 16:38

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球囊扩张术和定期随访监测。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心脏功能。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β-adrenergic受体拮抗剂和ACE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心衰症状,减轻心脏负担,但并不能根治主动脉瓣狭窄。药物治疗通常适用于病情较轻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帮助患者在手术前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一种微创手术,适用于高风险或中等风险的患者。通过股动脉或其他血管进入心脏,将新的瓣膜放置在狭窄的主动脉瓣上。这种方法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成为主动脉瓣狭窄治疗的重要选择,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

3.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是传统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症状明显且手术风险可接受的患者。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切除狭窄的主动脉瓣并植入新的人工瓣膜。虽然手术创伤较大,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术后需要定期随访,监测瓣膜功能和心脏状态。

4.球囊扩张术:球囊扩张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将球囊放置在狭窄的主动脉瓣处,并充气以扩张瓣膜的治疗方法。此方法通常用于症状较轻或暂时缓解症状的患者。虽然球囊扩张术可以短期改善血流,但其效果通常不持久,适合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临时处理。

5.定期随访监测:对于无明显症状或轻度狭窄的患者,定期随访监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定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医生可以评估瓣膜的功能变化和心脏的整体状态,及时发现病情进展,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治疗。这种方法有助于在病情恶化前采取措施,降低并发症风险。

在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合并症、症状及生活质量等因素。术后康复和定期随访同样重要,以确保患者的长期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