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主动脉瓣狭窄

2025.01.07 17:53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心脏瓣膜疾病,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的开口变窄,导致心脏左心室在收缩时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将血液泵入主动脉。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主动脉瓣狭窄的成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原因是年龄相关的钙化,尤其是在老年人中,主动脉瓣逐渐钙化并变得僵硬,导致瓣膜无法完全打开。先天性心脏病也可能导致主动脉瓣狭窄,例如二叶主动脉瓣正常的主动脉瓣有三叶。症状通常在狭窄程度加重时才会显现,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和晕厥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感到日常活动受到限制,甚至在轻微活动时也会感到不适。诊断通常依赖于心脏超声、心电图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管理和手术干预,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在管理主动脉瓣狭窄时,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自身的症状变化,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进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包括均衡饮食、适当锻炼和控制体重等。对于有心脏病家族史或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定期体检和监测心脏健康尤为重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自身病情和治疗方案,遵循医嘱,按时服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减少心脏负担。对于已经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和检查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以确保心脏功能的恢复和健康状况的维持。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需要重视的心脏疾病,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