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体寒应该怎么治疗

2025.01.09 07:34

体寒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运动锻炼、艾灸、泡脚来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调理:体寒者应多吃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牛肉、桂圆等。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糖分等营养物质,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增加热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像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温热性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从内部改善体寒状况,长期坚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调整,有助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减轻体寒症状。

2.中药调理:一些中药具有温阳驱寒的功效,例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可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开方用药。中药调理是从整体出发,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比如阳虚体寒者,可能会用到附子理中丸等方剂,通过药物的温阳作用,改善身体阳虚的状态,增强机体阳气,驱散寒邪,改善体寒引起的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症状。

3.运动锻炼: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体寒。像跑步、瑜伽、太极拳等运动都比较适合。运动时,身体的血液循环会加快,新陈代谢也会增强。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能够促进血液流向四肢等身体末端,从而使身体产生热量。长期坚持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增强身体的阳气,改善体寒体质。例如,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慢跑,能让身体微微出汗,有助于排出体内寒湿之气。

4.艾灸: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绒、艾柱或艾条,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常选的穴位有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穴等。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作用。艾叶本身就具有纯阳之性,艾灸时的温热之力能深入经络,驱散寒邪。例如艾灸关元穴,此穴为人体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艾灸该穴位可培元固本,提升阳气,改善体寒。

5.泡脚:泡脚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改善体寒的方法。可以使用艾叶、生姜等具有温热性质的药材煮水后泡脚。泡脚时,水温的温热刺激会使脚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脚部是人体经络的汇聚之处,通过泡脚能使全身经络得到疏通。如艾叶泡脚,艾叶的药效可借助热水的温热之力,从脚部穴位进入人体,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缓解体寒带来的不适。

体寒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因为夜间睡眠是身体恢复阳气、调养脏腑的重要时间,熬夜会损耗阳气,加重体寒。同时,要注意保暖,根据季节增减衣物,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要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情绪方面也要保持平和乐观,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气血运行,不利于体寒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