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应该如何治疗体寒

2025.10.14 15:12

体寒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穴位按摩、中药调理、保暖防寒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调理:体寒者应多摄入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生姜、红枣、桂圆、羊肉等,避免生冷寒凉食物。生姜可促进血液循环,红枣和桂圆能补血养气,羊肉具有温补作用。每日可饮用姜茶或红糖水,有助于驱散体内寒气。长期坚持可逐渐改善体寒症状。

2.运动锻炼:适度运动能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缓解体寒。建议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时微微出汗即可,避免过度消耗阳气。坚持每日锻炼半小时,能有效提升身体代谢能力,改善手脚冰凉等问题。

3.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调节气血,缓解体寒。常用穴位包括关元穴、足三里、涌泉穴等。每日按摩这些穴位10-15分钟,或用艾灸温灸,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内阳气。长期坚持可改善畏寒怕冷的症状。

4.中药调理:中医认为体寒多与阳气不足有关,可服用温补类中药调理。常用方剂如四逆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调理需根据体质辨证施治,避免盲目进补。坚持一段时间后可显著改善体寒问题。

5.保暖防寒:体寒者需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腰部和脚部。冬季穿戴足够衣物,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睡前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日常避免直接接触冷水或冷风,减少寒气侵入体内的机会。

体寒调理需长期坚持,不可急于求成。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方法,需综合调理。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问题。调理期间注意观察身体反应,调整方法以适应个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