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衰竭有哪些症状?

2024.08.17 18:04

肝衰竭是指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症状主要包括黄疸、腹水、意识障碍、出血倾向和肝性脑病。具体分析如下:

1.黄疸:肝衰竭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受损,无法正常代谢胆红素,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胆红素排泄受阻还会导致尿色深黄、大便呈白陶土色。

2.腹水:肝脏功能减退,导致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降低,血液中的白蛋白浓度下降,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脏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钠、水潴留,进而引起腹水。

3.意识障碍:肝衰竭时,肝脏对毒素的代谢和解毒作用减弱,导致毒素在体内积聚。这些毒素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引起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迷等症状。

4.出血倾向: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容易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

5.肝性脑病:肝衰竭时,肝脏对氨的代谢和解毒作用减弱,导致血氨升高。氨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引起肝性脑病,表现为性格改变、智力减退、意识障碍等症状。

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医,以免病情恶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肝脏,避免过度劳累、饮酒、乱用药物等不良习惯,预防肝衰竭的发生。